數個月前在一班由香港前往倫敦的客機上發生的調椅背風波,一度鬧得沸沸揚揚。一名內地女乘客把椅背靠後,被坐在後排的一對香港夫婦以影響到看電視為理由,要求她不要後躺。後續的發展相信大家都知道,事件在坊間討論得最熱烈的,是乘客是否有權在飛機上調低椅背後躺。航空公司已表示除了用餐時間外,乘客是有權後躺的,但有權是否代表要用盡?這是現今社會其中一個值得家長跟孩子討論和學習的課題。

不知道現在的小朋友知不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呢?只有四歲的孔融,家中有哥哥和弟弟。某天收到客人送來一籃又大又香的梨子,他有機會先選,卻挑了一個小的,把大梨留給哥哥和弟弟。故事中這個「讓」字,除了體現長幼有序、愛敬兄弟的美德外,也表現出一種懂得易地而處、為人設想的思想和選擇,這亦正是和諧社會應有的基本。生活上很多細節,如能多動用孔融這種「讓」的精神,例如讓他人先行、開門後替後來的人拉一拉門等,舉手之勞已能為社會帶動一個友善和諧的氛圍。如在飛機上能互相體諒,只在部分時間把椅背靠後,留一些時間讓後座的乘客有多一點空間,便是一種禮讓的表現。但家長要用智慧去引導孩子區分甚麼時候該讓,甚麼時候要捍衛自己權利,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我小時候每天要搭電車到跑馬地上學,每次車來時,我都會讓其他人先上車,最終令自己無法擠上那班電車,要久等下一班之餘,還要被爸爸責罵。家長可以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或像調椅背風波這類新聞,來向孩子灌輸禮讓的精神,多易地而處,為人設想,體恤別人,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量大方待人。也要懂得在適當時候保護自己的權利,不要輕易被人「搵笨」,學習如何在行使個人權利上張弛有道。

陳潔玲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文憑多個學位,現任職家庭醫生,育有兩名兒子。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