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父母面對的親職壓力越來越大,在經濟不景下,除了要為高昂的育兒和教育費用承受龐大的家庭經濟壓力,還要竭力在工作和育兒之間取得平衡;社交媒體和家長群組亦為父母帶來日益加劇的比較文化。父母的壓力會直接影響孩子,研究顯示,如照顧者心理健康狀況欠佳,孩子出現行為、發展或心理障礙的機會會顯著增加。父母應如何緩減自己的親職壓力,維持精神健康?
覺察自己的負面情緒
當我們覺察到負面情緒或壓力時,首先要認知這些情緒的來源,是為孩子犯了錯而感到生氣?是為自己的管教方法沒有成效而感到氣餒?接着應運用正面思維去阻截接踵而來的負面想法,例如把子女所犯的錯誤災難化成大難臨頭;感覺已盡了育兒責任,子女卻未能進步,是自己力有不逮,把責任獨攬上身等。面對子女犯錯,我們可積極思考修正的方法,助孩子補救並重回正軌。有時候也需合理地調整期望,接受孩子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避免與他人比較,告訴自己「十隻手指有長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可以進步的地方。千萬別讓負面想法支配我們的腦海,多專注於與孩子相處的快樂時光,時常回憶家庭中溫暖的畫面,可以為我們的正能量充電。
家長間多支持少比較
建立支援網絡非常重要。與其他父母交流經驗和感受,家長之間有愛同行,可以獲得情感支持和實用建議,減少孤獨感。但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和交流時,有些重點要注意:一、慎選交流平台及群組,有些家長群組樂意分享,訊息也較正面,有些卻可能多批評少建議。二、避免不必要的比較和焦慮,每個孩子都有不同個性,每個家庭亦有不同的育兒方式,管教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自己。三、應理性分辨家長群組內的資訊,不宜人云亦云,也要避免在陌生群組內披露個人及家庭資料,以免帶來網絡安全隱患。
除了在群組上尋求心靈支持或育兒建議外,家長亦應保持開放溝通,與家人坦誠交流,分享感受、擔憂和責任,共同面對育兒路上的挑戰。需要幫忙時,不必羞於尋求他人協助,例如鄰居或班上的其他家長,有需要時可幫忙暫託孩子;有育兒上的問題,也可請教老師或學校社工,尋求適當的支援。
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面對親職壓力,我們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每個家庭都是獨特的,找到適合自己和孩子的育兒方式才是減壓的最佳良方。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在親職旅程中找到平衡和快樂,將壓力轉化為成長的動力。
參考資料:教育局《小學家長教育資源套》範疇三「促進家長的身心健康」家長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