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思想正面的孩子,一般成長得比較快樂。在疫情下邁向新一年,大小朋友想必會遇上不少新挑戰。雖然無法改變外在環境困素,但透過調整心態,在逆境中也能活得精采。家庭治療及育兒專家林永和醫生,教大家分辨和處理常見負面思想,助孩子樂觀面對逆境。

圖片來源:Freepik

根據認知心理治療的理論,負面的價值觀及思想會影響身心健康,若能正面調節,可將壓力化解,改善情緒、行為及身體狀況,甚至整個人生。不少孩子和父母面對困境,第一反應都是「放負」,表示壓力很大。其實在煩惱的背後,常會發現一些最常見的負面思想謬誤:

#1 大禍臨頭
失實地將問題看得過於嚴重。例如孩子成績退步,學校為他安排補習班,便認為是大災難。

#2 以偏概全
對事情斷章取義,錯誤地概括整體。例如孩子會覺得自己犯了一個小錯,便抹殺自己的努力和整份功課的優點。

#3 非黑即白
對事情的看法極端,過分固執,容易困擾及與他人關係撕裂。例如與朋友立場不同,便要絕交。

圖片來源:Freepik

#4 戴有色眼鏡看待自己和世界
慣常貶低自己,將成功的經驗視為僥倖,即使別人稱讚,也不會開心。例如獲獎,會覺得是因為對手失準,自己只是運氣好。

#5 怪責自己
凡有壞結果,都會歸咎自己,但其實自己未必有責任,即使有,也只是要負部分責任。例如家中寵物生病,孩子過分自責自己照顧不周。

#6 負面詮釋
習慣將未來看得負面,傾向作最壞打算。例如考不上心儀的學校或一次考試成績欠佳,便覺前途盡毁。

#7 妄下判斷
未瞭解清楚便主觀地下判斷。例如朋友沒看自己的訊息,就認為他生自己的氣。

#8 情緒主導
不自覺地讓情緒支配自己的判斷。例如感到憤怒,便一定是對方錯。

圖片來源:Freepik

當遇到情緒受困擾時,專家建議大家可以嘗試平靜下來,利用3類「W」問題,逐步反思和分析:
What:受何事困擾?有甚麽想法?有沒有犯思想謬誤?
Why:為何這樣想?有證據支持嗎?
What if:可有其他想法?改變想法會怎樣影響我?怎樣的想法對我最有益?

及早察覺及糾正這些思想謬誤,對自己的情緒管理會有極大幫助。藉着細心思考,便有機會認出自己的思想謬誤,從而作出改變。

鳴謝: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林永和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