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和一位小學老師相聚,她告訴我一件感人的事。月前這位老師因為染病告了兩星期假,她回校上課的第一天正值週會,她坐在學生旁邊維持秩序。大病初癒,老師覺得很疲倦,便閉目養神一會。沒多久,她感覺到身上多了一件衣服,張眼一看,原來是旁邊的女同學看見老師狀似睡着了,便脫下自己的外套替老師蓋着,以免她着涼。當下老師呆了!一個七歲的孩子竟然懂得如此體貼,以為老師睡了,不但不與鄰座同學竊竊私語,還替老師蓋上外套。
家長們為了能夠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懂得關心別人,會帶小朋友去賣旗、探訪安老院和做義工等。這當然是好的活動,但很多時候小朋友會同情年老無依的長者、沒有父母的孤兒,卻沒有真正理解他們的情緒及想法。同理心是能夠站在他人立場體會對方的感受,而同情心則站在旁觀者立場,看到他人的不幸或焦慮,只有憐憫的態度。就上述那位小朋友的例子,就讓我看見她年紀小小,除了懂得關心別人,更具同理心。老師病後初癒睡着了不蓋被會着涼,可能她父母也曾經這樣叮囑及照顧她,身同感受,令她作出這個舉動。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最重要的方法是以身作則地教導他們尊重別人的感受,待人友善和體貼。當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先耐心聆聽他的感受,站在他的立場設想,再教導他處理方法。另外,在日常生活細節上也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就像上述的例子,爸爸媽媽告訴孩子父母愛他,希望他身體健康,病癒後要更加小心身體。小朋友看見父母這樣做,他就會慢慢學到如何感受到別人的需要而關心他們。各位親愛的家長,要建構和諧幸福的家,必須建立家庭價值觀,強調關懷、尊重和照顧他人的重要性,讓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他必會成為一個滿有愛心的青年人。
梁麗美校長 │ 香港著名直資小學退休校長、一口田慈善教育基金教育及兒童發展顧問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