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任教育大臣方佩芝上場後,推出的新教育改革引來不少爭議的聲音,包括限制學校只可聘任擁有正式教師資格的新老師、限制學生只可購買最多三件印有校徽的校服(讓基層學生可於連鎖服裝公司購買同樣的服飾代替校服)、要求所有學院統一教授國家制訂的課程等。反對改革的人士認為,當中有不少措施在過去十五年成功令英國教育水平整體得以提升,新改革無疑是削弱了學院的教務自由。
其中一把最有力的反對聲音,來自被喻為「全英國最嚴校長」比爾巴爾辛格,這位印裔女校長是牛津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畢業後卻執意到公立學校任教,二零一四年於倫敦西北部的溫布利創立了社區學校Michaela Community School,出名教育方式嚴厲,但招生時從不篩選,有教無類。學生在她的教鞭下位位都磨練出極其優秀的學術能力,去年她的學生在GCSE考獲滿分的人數比例,更與著名的伊頓公學不遑多讓。
相比方佩芝以全國劃一課程或干預校服規定等措施來做到表面人人平等,這位最嚴女校長透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誘這些教育的基本精神,真正令基層兒童藉良好的教育有向上流動和改變人生的機會。這位校長認為「讓孩子們具備讀寫和算術能力比掌握各種科目更重要」,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回歸基本步,專注掌握最基礎的語文與數理知識。全國劃一課程令學院沒法按學生的能力和步伐制訂教材,跟不上的學生便會被淘汰,可說是跟她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作為校長,她敢於為學生大聲疾呼,家長們在大氣候下看似人微言輕,但家庭教育的角色其實同樣舉足輕重。家長要認清最適合自己子女的教育理念,不盲目跟風,按照孩子的步伐與他並肩同行,因材施教,打穩學術基礎,在學習路上穩步成長。讓我們向這位女校長學習!
陳潔玲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文憑多個學位,現任職家庭醫生,育有兩名兒子。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