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聯合國將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協康會於每年四月的第一星期舉辦「自閉症關注周」,以提升公眾對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認識為己任。今年二月,協康會就「公眾對自閉症譜系障礙認知」進行了網上問卷調查,總共收集了515份回應,並於日前公佈結果。調查結果反映大部分受訪者對自閉症有基本認識,但在共融度方面仍有不足,冀望公眾能夠透過親身接觸自閉症人士,達至真正的共融。

公眾對自閉症認知增加但共融度不足

協康會透過社交媒體向公眾進行網上問卷調查,以13條題目測試公眾對自閉症的基礎認識、情意發展以及共融度。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公眾在「基礎認識」項目中表現良好,90%受訪者瞭解大部分自閉症人士並沒有智力障礙,87%受訪者知道自閉症的正式名稱是「自閉症譜系障礙」。在「情意發展」中,92%受訪者明白自閉症人士並非不會與人溝通,九成受訪者亦知道自閉症患者只是不擅表達,並非沒有情感,反映大部分公眾對自閉症有基礎認識,也瞭解一些自閉症人士的特徵。

協康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社會在共融度方面仍有不足(圖源:協康會提供)

然而,在共融度的項目中,92%受訪者認同社會對自閉症人士的接納程度不足,亦有四成的受訪者從未參與或支持任何有關支持宣傳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活動等,在共融方面仍有待加強。

自閉症青年分享其困境與挑戰 盼望才能被看見

星悅中心青年會員Ronald

發佈會當日,星悅中心青年會員Ronald分享其作為自閉症患者的困境與挑戰,他於五年前完成高級文憑課程後,因為對前程感到迷茫,又未能按照家人期望繼續升學,壓力使他出現情緒問題。當他求診精神科醫生後,卻意外確診為自閉症。

確診自閉症後,Ronald回想自己求學時期,一直深受社交困難的困擾,亦曾因不懂解讀非語言訊息而被老師責備。他在組織和規劃能力較弱,對自己的自信心不足,更擔心社會對自閉症人士有負面標籤,影響就業機會。

經轉介後,Ronald於2020年參與協康會的就業支援計劃,過程中他發現不少自閉症青年具備優秀的籌劃能力,更有人擁有過人記憶力,讓他認識到自閉症人士的多樣性,也瞭解到他們各自有自己的專長和熱情。Ronald盼望社會能放下偏見,認識並發掘自閉症人士的潛能。

盼社會以「神經多樣性」代替殘疾理解自閉症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鄭光言盼推廣「神經多樣性」的概念予公眾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鄭光言於會上發言時指出,部分公眾誤以為自閉症屬精神病,反映部分關於自閉症的概念教育仍有待加強。他認為可以借鑑外國以「神經多樣性」代替「殘疾」去理解自閉症:「用『神經多樣性』去形容自閉症,可以幫助大眾明白自閉症人士在特徵、困難、能力上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但他們也同時擁有獨特的優勢。希望社會上不同的持分者能給予機會,讓自閉症人士的優勢也可以被看見。」

此外,鄭光言也盼望社會不僅只是對自閉症人士有基礎認識,還可以進一步接觸和理解自閉症人士,真正達至共融。他更鼓勵公眾可以參與星悅中心不定期於商場舉辦的活動,親身與自閉症人士接觸,企業也可以透過聘請自閉症人士,瞭解他們的真實情況和優勢。

與兒童繪本企業合作 完成小測即送精美繪本

協康會推出代表自閉症不同特色的角色:阿堅、阿窄及阿直。(圖源:協康會提供)

為持續推動公眾教育工作,協康會今年的「自閉症關注周」將透過多個大型戶外廣告、調查發佈等,鼓勵公眾提升對自閉症認知。他們亦特別與兒童繪本插畫師企業Animomo合作,設計了數個代表自閉症不同特色的A+家族角色:阿堅、阿窄和阿直,以可愛造型的插畫角色,幫助公眾增加對自閉症特徵的認識。

此外,Animomo創作了《A+家族的郊野之旅》,以趣味故事帶領小朋友認識自閉症,現凡於網上完成認識自閉症的小測驗,即可免費下載協康會×Animomo《A+家族的郊野之旅》電子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