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瞭解傳媒暴力對子女的不良影響,所以會勸喻子女不要玩暴力電子遊戲及觀看暴力卡通片,他們跟孩子一起看電視新聞時並不留心畫面對子女的影響,亦不在意他們怎樣接收網絡時事消息。最近無論是報章、電視及網絡,都充斥着令人沮喪的新聞影像。國際方面天天有烏克蘭戰爭的消息,報導死傷民眾及戰火蹂躪下的廢墟。而本地新聞又大篇幅報道第五波新冠疫情,詳細描繪醫院爆棚、病人躺在戶外受寒、大量市民確診及多名市民離世、兒童死亡病例等情況,展示了一個危險世界。看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新聞,又見影星韋史密夫掌摑棟篤笑演員克里斯洛克。
傳媒暴力並不限於肢體暴力,語言暴力及心理暴力亦同屬傳媒暴力。而新聞中的暴力最具影響力,因為兒童及青少年知道卡通片和電影中的暴力是傳媒建構出來的,而新聞中出現的暴力卻在現實世界中發生。大量接觸傳媒暴力令孩子們心理受創,最近一位香港精神科醫生在電台分享,她的一位十歲病人就因為受到第五波疫情消息及影像的影響,時刻感到恐懼而有情緒困擾。研究亦指出,傳媒暴力令膽小的孩子更加害怕,令好鬥的孩子更具侵略性,認為暴力可以解決問題。
家長不宜忽略新聞暴力的影響,需要照顧好年幼子女。如果察覺某些日子新聞中的暴力增加,應留意孩子如何接觸新聞。今時今日資訊到處泛濫,最好的應對是騰出時間和子女討論時事。讓他們知道世界上很多人正在爭取和平,疫情嚴峻但有應對方法,出手打人的韋史密夫已遭受制裁,暴力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家長良好的溝通及輔導,可以幫助孩子在瞭解世情的同時,不受新聞中的暴力影響心理健康。
李月蓮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教授,曾任職多間傳媒機構,現為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督導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涵蓋傳媒教育、數碼世代和新聞網站,身兼香港傳媒教育協會副主席,多年來積極推動本港傳媒教育。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