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畫畫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投射出心裏的想法、願望或情緒,雖然孩子的繪畫看來天馬行空、雜亂無章、技巧粗糙,不能稱為成熟的藝術作品,但當中亦蘊含了他們內心的聲音。透過繪畫心理分析,成年人可以開啟孩子心裏的大門,藉此窺探他們的內心世界。
從兩方面着手
繪畫心理分析顧名思義是透過畫作剖析畫家的內心世界,常應用於藝術治療和心理輔導上。由於年幼的孩子表達能力尚未成熟,難以透過言語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卻可以利用繪畫形式將想法豐富及具體地描繪出來,有助成年人深入瞭解孩子的想法和評估他們的情緒健康。繪畫心理分析主要從兩方面着手,第一是針對畫作本身的質素,根據當中的線索如顏色、圖案、線條和佈局等進行分析;另一方面則是在繪畫過程中與分析對象傾談,透過對話瞭解他們為何選擇某個主題作畫,希望藉此表達甚麼信息,以及畫作與他們的生活有何聯繫等。
不同年齡分析法大不同
一般而言,畫作的質素會隨着年齡提升。由於幼稚園階段的孩子尚在發展小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繪畫技巧不純熟,畫作中的人物和物件普遍像真度不高、彷彿四處飄浮一樣,加上孩子在這階段多偏好用黑色和實在的線條勾劃物件的輪廓,圖畫中未必出現反映心理的明顯線索。針對年幼的孩子進行繪畫分析,家長可集中在孩子作畫期間與其閒談,抱着好奇的心態詢問有關畫作的內容,鼓勵孩子分享內心的想法,切勿以質問或猜疑的態度強迫孩子解釋其畫作,否則會帶來反效果。
進入小學階段後,孩子開始掌握陰影和比例等較複雜的技巧,並會在作品中添加更多細節,逐漸建立起某種畫畫方式的取向,從中可反映出他們某些性格特質。例如性格樂觀的孩子傾向利用豐富色彩來表達情感,因此作品會較為色彩繽紛;另外,一般作品通常佔據紙張的一半大小或以上,但害羞或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大多傾向運用較少紙張空間,圖案因此顯得細小。孩子亦會開始利用象徵性的符號,例如繪畫喜歡的人物時會添加光環和天使翼等美化元素,相反則是把不喜歡的人物繪畫成醜陋的怪獸等。家庭和學校生活是兒童畫作中較為常見的主題,當中可能重現某個深刻的場景或事件,或反映孩子與家庭成員、朋友和老師之間的關係。由於一般家長未受過專業的繪畫分析訓練,不宜過分解讀畫作,有時候作品可能只是單純的塗鴉,並不一定蘊含某種深層意義。家長應着重與孩子傾談的部分,透過畫畫打開話題,即使欠缺技巧進行深入分析,溝通也是促進彼此瞭解、增進親子感情的不二法門!
鳴謝︰臨床心理治療師李偉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