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應一間小學的邀請,主持了一個講座,題目是「做個溫柔忍耐的家長,共建幸福喜樂的家庭」。相信家長們都知道瞭解孩子、接納他們的獨特性,以及不和別人比較的重要。但當怒火中燒的時候,要做到溫柔忍耐、令自己冷靜及思想正面,實在非常困難。年前我在一個講座中學到了「情緒ABC理論」,覺得相當受用,常在不同的場合中和家長們分享。「情緒ABC理論」:Activating Event(誘發事件)、Belief(信念)、Consequence(結果),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意思是當遇到觸發情緒的事件時,我們一貫的思考習慣就會浮現,最終導致消極情緒及反應。
曾經有一位四年級學生回校哭着對班主任說,他今次測驗成績退步,平時溫柔的媽媽竟嚴厲地責罵和處罰他。班主任知道這位家長一向很瞭解和支持孩子,遂致電瞭解。傾談之下,發現最令媽媽不滿的原來是孩子未能養成早睡的習慣,屢勸不聽,令她時刻擔心會影響他在校表現。在測驗前一天晚上,小朋友仍遲遲不肯睡覺。當媽媽收到退步了的測驗成績時(Activating Event),就相信小朋友一定是因為遲睡,精神欠佳導致成績不理想(Belief),因此非常憤怒,於是責罵和處罰他(Consequence)。班主任告訴家長,測驗那天早上小朋友已經說肚子不舒服,測驗期間更需要上洗手間;老師叫他不要勉強,但孩子堅持要完成試卷,相信成績稍退並不是因為遲睡所致。家長知道自己太主觀,未清楚事件就斷定因由。後來班主任協助孩子訂立了一個作息時間表,與家長一起努力讓小朋友養成早睡的習慣。其實「情緒ABC理論」應用在夫妻間的相處也是很好的提醒。當發生問題或衝突時,如果我們都能先要放開自己一貫的想法,停一停,聽一聽,想一想,再作出適當的反應;久而久之,我們就能變得溫柔,也會有一顆平安、忍耐及包容的心。各位親愛的家長,讓我們互相勉勵和學習!
撰文:梁麗美校長 │ 香港著名直資小學退休校長、一口田慈善教育基金教育及兒童發展顧問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