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社會上有很多討論,認為年輕人沒有學好社會價值觀和沒有得到充實的學識,大家探究學校及家庭教育怎樣改進,讓下一代在新社會能更好地學習。當然,學校及家庭教育應該與時並進,不斷完善。但這個命題似乎有一個值得商榷的假設,就是學校和家庭仍然像工業社會那個時候一樣,是學習及社教化的重鎮。

事實上,踏進數碼年代後,年青人接收知識和價值觀的渠道,早已不限於老師及家長,互聯網是更有影響力的知識傳遞者及價值觀塑造者。在八十年代,學者已經發覺大眾傳媒成為「平衡學校」,提供「看不見的課程」。記得多年前,在一個國際會議上,來自世界多國的老師分享一些問題和答案。他們請本國學生,說出一些快餐店、運動服和飲料的名稱,但答案竟然一致,都是麥當勞、肯德基、Nike、Adidas、可口可樂及百事等,可知傳媒正在指導孩子吃甚麼、穿甚麼和飲甚麼。

當數碼科技不斷進步及智能手機日趨普遍,孩子們全天候上網。試問學校何時教授過孩子如何打機?如何加入社交網站?如何尋索資料?如何改圖?但很多孩子似乎都能揮灑自如地和互聯網打交道,從不同的傳媒、平台、網站及圖書館等獲取資訊和知識,並內化了不少價值觀。現代孩子當前面對兩大知識系統,除了學校,還有互聯網及其他資訊平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培育下一代的傳媒資訊素養,讓年青人懂得用獨立思考能力,用正向的態度,分析從不同的平台接收的各種資訊,負責任地分享及發佈訊息,並且運用批判思維衡量不同的價值觀,這樣他們才能同時從學校及「互聯網老師」那裏,獲取有價值的知識及觀念。

李月蓮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教授,曾任職多間傳媒機構,現為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督導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涵蓋傳媒教育、數碼世代和新聞網站,身兼香港傳媒教育協會副主席,多年來積極推動本港傳媒教育。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