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建設智慧城市。在新時代要當好數碼家長,就必須要瞭解傳播科技怎樣塑造童年,怎樣改變家庭關係。
在印刷時代,社會事態靠書刊文字傳遞資訊和消息,小孩子認字不多,對世事沒有充分掌握,無法進入成人世界,比較純真和無知,會聽從家長及長輩的指導。當踏入電視時代,電視是傳播世界大事及社會價值觀的主要渠道,而兒童及成年人是一起看新聞、劇集及各類節目,小孩子不需要認字也可以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
多位傳播學者撰文《童年的消逝》,指出孩子們透過電視,知道原來有不少成年人酗酒、說謊、詐騙,甚至殺人,他們很快就失去童真,對成年人不完全信任,變成早熟少年,俗語說「老積」。而在互聯網時代,孩子們數碼成長,除了玩智能玩具和電腦遊戲,還會不斷上網、看YouTube、瀏覽社交網站,在互聯網上周遊列國,而他們的朋友圈又超越年齡及地域界限,對成人世界有進一步的認知。由於長時間跟數碼科技打交道,在數碼技能方面出現「反超」現象,比一些家庭成員的技能更高。
在新科技環境下,兒童及青年人覺得自己並非天真無知,故此家庭的權力關係自然地產生變化,趨向平等。而子女的社交圈超出地域範圍,家長很難像昔日般參與孩子的社交活動,而子女亦想有更多表達意見的機會。談到家庭傳媒教育,管制式已經行不通,建議家長採取輔導賦權式,放下身段跟子女建立夥伴關係。新科技日新月異,在適應智慧城市生活方面,其實家長和青少年是在同一起跑線上,故此適宜加強家庭溝通,攜手探索新科技的應用。例如家裏若要添置智能雪櫃或智能門鎖,可以一起商量如何既提升家居方便,又能保障家庭私隱。
撰文:李月蓮教授 / 原文題目:《不一樣的童年》
圖片來源:Katerina Holmes、Ketut Subiyanto@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