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曾經有這樣一個實驗:把三樽一模一樣的米放在一模一樣的容器內,置於同一角落。將其中一樽米每天拿出來讚美一番;另外一樽每天拿出來罵一頓;最後一樽,不睬不理。一段日子之後,天天被讚的那樽米粒粒潔白圓潤光采動人;被罵那樽又黃又旱;而被完全冷落的那一樽,米粒灰黑發霉,還長出蟲來……實驗結果告訴我們:正能量滋養,負能量破壞,但最叫人急速萎靡的,卻是置諸不理視而不見無情的冷落。觀看《年少日記》,叫我再一次想起這三樽米的啟示。
故事一開始,由黃梓樂飾演的鄭有傑和弟弟鄭有俊,不論在成績成就及家庭地位上都已是懸殊,但無論父親如何責打、母親如何怨懟,「沒有隔夜仇的家」味道仍在。有傑為父母煮早餐,看得出父母的欣慰;有傑答應父母考十名內,不久前才把他打個落花流水的父親會說:「十名對你來說是要求太高了,十五名吧!」然後預告帶大家去迪士尼旅行。(在此必須一再重申我是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贊成打鬧教仔,認為是成年人趁機宣洩個人情緒多於有效管教孩子。)真正令情況急轉直下的,不是父親的苛責及體罰、母親的心力交瘁,或是弟弟的光芒萬丈,而是,讓有傑覺得自己已經從那樽被罵的米降格成為被透明化的米的一連串事件。
對孩子的傷害可以有很多形式,如果說由鄭中基飾演、有憤怒管理問題的嚴父是始作俑者,那麼由韋羅莎飾演的母親,其懦弱自保亦是另一種罪無可恕。電影其中一個最叫人動容甚至錐心的地方,就是它的「近」及「真」,當中不少對白,大家在現實中都一定親耳聽過,不少劇情,大家在現實中都一定經歷過。
不論孩子還是成年人,在失意時最需要的,就是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的一點點能量,而我們,不管是親人、朋友、鄰居、老師、社工還是陌生人,都不應該吝嗇這一點點能量。電影提醒我們:「我未必可以幫到你,但我會陪住你。」就好像Miss Chan:我彈右手,你彈左手,慢慢一齊彈,陪伴就是這樣純粹的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