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以來,不少認識多年的病人因患病離世,令我黯然神傷。作為家庭醫生,我希望可藉着拙文,協助家人面對別離,處理哀傷。遇上親人離世,哀傷其實是很正常的反應,不用羞愧,毋需隱藏。每個人的哀傷經歷都是獨特的,毋需跟人比較。一般而言,我們會經歷三個階段──震驚、悲傷及重整,步伐和節奏會因人而異,情況或會時好時壞;有些人可自然過渡,但大部分人均需有心人同行。哀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出現情緒(驚嚇、悲哀、憤怒、內疚、無助和波動)、認知(否定、懷疑、反覆思念逝者或感到逝者仍在生)、生理(失眠、夢魘、疲倦、腸胃不適及各種痛症)和行為(哭泣、逃避社交、食慾不振、作息混亂和難以集中)等反應。

該怎樣走出哀傷?一、抒發情感:哭泣具有療癒效果,想哭便哭,在別人面前哭也無妨,也可選擇在獨個兒的環境才哭,不要逃避和壓抑情緒,通常在數月後,我們的情緒便漸有改善。寫日記、寫信予逝者、在喪禮中跟逝者送上心底話,均有助處理情緒及接受喪親的事實。二、與人傾訴:跟信任的親友分享喪親的經驗,表達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親友只需用心聆聽、表示理解和關懷,或可簡單送上一個擁抱,不用急於給予建議。三、健康生活模式:作息定時丶均衡飲食丶適當的運動和社交、投入工作和興趣等,可讓我們更有能力回應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四、轉化及適應:即使與家人的表現和進度不同,也要隨心而行,不用介懷。透過翻閱相片丶紀念物、追思活動或延續逝者的心願等,可望將關係轉化,銘記逝者於心中。五、專業治療:假若持續憂鬱、久久不願接受喪親的事實、過度自責、正常生活及社交嚴重受影響,甚至出現自殺念頭,便應及早尋求醫生、社工及相關機構的協助。

林永和醫生 │擁有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及社會科學碩士(婚姻及家庭治療)等學位,並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