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早已成為香港成年人生活的一部份,就算對成長階段的兒童而言,壓力也一點都不陌生。香港兒科醫學會及香港兒科基金曾進行一項調查,發現小學生家長認為子女的壓力達到5.8分,較幼稚園生家長評估的3.6分高出六成。當中七成半的小學生家長認為學業壓力為子女的壓力來源,亦有一半家長認為自己對子女的期望為他們帶來壓力。

壓力其實與精神健康問題息息相關。政府數據顯示,在2019/20年度,18歲以下精神科服務使用者人數達4.03萬人,較2014/15年度的2.65萬人高出一半。要改革教育及考試制度,讓學生在合理的學業壓力下成長,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長不妨嘗試從「減少」和「提升」兩方面着手,協助子女在高壓環境中成長。

「減少」壓力來源

不能改變教育制度,如何「減少」學業壓力?父母宜先調整自己對子女的期望,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學校,避免越級挑戰。切記每位孩子都是獨特的,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十項全能。家長需如實地面對子女的能力及取向,對學術表現及課外活動作合理的要求。如孩子對學習已感吃力,則應避免加添過多需要考核及比賽的課外活動,令孩子百上加斤。

「提升」身心健康

增強抵抗力,令我們能免疫於一般病患;「提升」孩子身心健康,讓他們重大的壓力也能面對。以下是五項有助提升孩子身心健康的好方法︰

  1. 藉優質的親子時間,讓孩子與你緊密地聯繫。同時鼓勵孩子多與可信任的老師、親友、同學溝通,得到社交支持;
  2. 運動能帶來愉快的情緒,養成孩子運動的習慣有助紓緩壓力,亦能有效降低情緒病的風險;
  3. 培養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無論是走到街上、還是在家中休息,都可以教導孩子集中注意力去用五官留心周圍的事物;
  4. 在輕鬆的心境下接觸新事物,例如︰與孩子一起製作小食、維修破爛了的物品、一起學玩新的桌上遊戲等等;
  5. 為別人付出也能提升身心健康,可以是付出時間與心力參與義工服務,又或是單單向遇到的人送上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也可以。

茶煲燒紅了,我們不會再繼續加熱。面對壓力爆煲的摰愛,您又會作何選擇呢?

新生會現正推出為期八星期的靜觀親職課程,並為此課程進行成效研究。課程是由荷蘭教授和臨床心理學家Prof. Susan Bögels創辦,專為家有4至17歲孩子的家長而設,是一項著重體驗而有實證支持的訓練。課程主要針對父母在教養子女時的壓力反應,讓家長透過學習,以靜心的態度和子女相處,從而更加有效照顧自己及子女的需要,讓家庭關係有所改善。有興趣可按此瀏覽詳情報名

撰文:新生精神康復會教育心理學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