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家長跟他們的孩子一樣,面對網絡移民潮,感到十分困惑。WhatsApp強制與Facebook共享資訊這個新政策,可謂一石激起千重浪,很多網民紛紛轉到其他社交平台如Signal,「轉台」抑或「不轉台」成為社會熱話,反映人們越來越關注網絡安全。活在智能社會,家長應怎樣保障自己和孩子的私隱?傳媒教育專家李月蓮教授剖析「轉台」現象,並分享小貼士,教大家安全使用通訊軟件和社交媒體,保護個人私隱!
邁入大數據時代
近期不少香港年青人更寧願付費,採用VPN上網,追求網絡自由,迴避言論審查。其實一直以來,各地政府和大企業都在收集民眾的個人資料,當科技躍進,在人工智能及演算法的協助下,它們如虎添翼,加上科技巨頭公司的介入,收集大數據已經是平常事。Google比我們更瞭解自己的個性,Amazon知道我們看甚麼書,Facebook和Instagram最清楚我們的社交狀況。當某些人或某些機構擁有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資料時,意味着我們可能已經受到控制,不少專家指出「超級監控社會」已經降臨。
網民為了追求安全,忙碌地尋求各種保護私隱方案。但如果過度追求安全,掉進「安全成癮」狀態,反而不察覺自己因而失去了自由。面對智能社會,應該怎麼辦?
#1 用批判思維規劃私隱保障
「佛系」地看開一點不在乎私隱,並不是理想選擇。但在應對時,我們須運用獨立批判思維,評估自己的私隱和安全需要而採取行動,而不是受「羊群效應」的影響,隨便轉台或購買安全軟件。
#2 保持網上言行恰當
家長最好引導孩子注意網上言行要恰當,不要隨便下載免費軟件,掌握保護私隱的設定,不要發佈太多個人資訊。一位負責任的網絡使用者,會得到較大的安全保障。
#3 瞭解言論自由
一位日本哲學家說:「沒有自由,就沒有真正的安全。」正如一些學者指出,活在監控時代,我們要更重視和捍衛自由,反對威脅自由的措施,同時抗議企業的不合理協議。
鳴謝: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李月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