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學與教博覽」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正式開幕,展覽以「共塑教育 駕馭幻變」為主題,規模創歷屆新高,不僅匯聚了超過330位來自內地、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英國等地的頂尖教育專家,舉辦超過290場主題演講、研討會及成品展示等,現場更設有近600個展位,展示最新的教學資源及創新科技,議題涵蓋人工智能應用、語文學習、學生全人發展等,為教育界提供了一個多元的交流平台。

以虛擬實景帶學生走進文學世界

VR眼鏡配合Eduventure-VR®應用程式,即可走進中國文學的世界裏。
應用程式Eduventure-VR®支援安卓和蘋果系統,即使不戴上VR眼鏡,亦能觀看當中的內容。

在學習中國語文時,香港學生常因年代久遠而難以理解文學作品的時代背景,亦較難對其情感產生共鳴。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推出「觸境生情」中國語文教學計劃,以虛擬實境(VR)技術配合手機應用程式Eduventure-VR®,將文學作品描寫的場景帶到學生眼前,讓他們走進身處不同年代的作家的空間、地域和環境,將文字具象化,令他們更容易理解作者描寫的場景和相關背景資料。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的陳志堅校長及其學生分享使用VR教材學習中文的好處。

「觸境生情」中國語文教學計劃分為初中和高中兩部分,初中部分以香港不同地區為主題,製作了涵蓋港島、九龍和新界九個區域的虛擬實境教材。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的陳志堅校長認為,虛擬實境能幫助學生自行發掘寫作的視點。例如,在描寫北角春秧街時,有學生選擇描寫穿梭街市的電車,有學生則從其華洋混雜的歷史背景出發,探討不同的種族在此和諧共處的獨特面貌。陳校長強調,虛擬實境的優勢在於學生可以自行選擇寫作角度,這是傳統相片或影片無法做到的。

製作團隊親自到訪北京頤和園拍攝。
學生使用VR眼鏡時,除了能夠沉浸式體驗該地的環境,還能夠從資訊欄目中瞭解到一些趣味的史實或相關資料。

高中部分選取了來自不同城市或地區的華文作品,製作團隊在選定篇章後親赴當地拍攝,將場景以相片或短片形式製作為虛擬實境教材。這些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學賞析視角,讓他們認識不同地方的風景、建築與文化,並深入瞭解作者描寫的場景、身處的年代及社會背景,從而更易對文學作品產生共鳴。參與計劃的安柱中學學生表示,虛擬實境的最大優勢在於無需親身到訪即可體驗當地風土人情以及理解作者的寫作心境。而且,學生能夠通過視覺直觀地看見文學作品中的描寫內容,感受作者如何巧妙生動地展現場景,大大提升了中文學習的體驗。

創新科技融入體育活動 助學生全人發展

光電步槍亦有兒童版,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學生體驗射擊運動。
光電手槍

展覽中,一間致力研究教育科技的公司BIG DIPPER STUDIO展示了多項結合教育與科技的創新工具,為師生帶來嶄新的學習和運動體驗。他們的Smart Shoot電子射擊系統結合光電技術,模擬真實射擊場景,讓學生在安全環境中體驗射擊運動,既提升了學習的趣味性,又促進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系統更設有兒童款光電步槍,符合小朋友的操作需求,讓他們也能夠接觸射擊這項有趣的運動。

全新產品Fiture AI Mirror智能鏡可以記錄及分析用家健身數據,並提出自動糾錯功能。
智能攀石機

他們今年推出了全新產品Fiture AI Mirror智能鏡,為學習和健身帶來全新的可能。用家只需站在鏡前,跟隨鏡中播放的動作進行運動,系統便會即時分析並糾正其動作。同時,智能鏡還能協助老師追蹤學生的健身數據,方便他們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讓每個學生都能擁有個性化的教學計劃,提升教學效率之餘,也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另外,他們的智能攀石機設計靈活,不需安裝且佔地空間小,方便學校在校園內設置。這款攀石機讓學生在安全環境中體驗攀岩的樂趣,同時有效鍛鍊柔軟度與協調能力,為校園體育活動增添更多元化的選擇。

以人工智能提供個性化學習與智慧校園內聯網

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漸趨成熟,它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大大提升了教學和學習的效果。由八達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iTeach®即時互動電子學習平台」不僅是一個能夠提供即時互動的學習平台,還具備智慧內聯網功能,方便老師和學生進行實時互動,並收集和分析學習數據。

學生在完成寫作練習後,系統會給予即時的回饋和改善建議。
系統能夠指出學生出現錯誤的計算步驟,並提供正確的答案解釋。

學生可以選擇個人需求選擇不同科目進行練習。例如在數學練習中,系統能自動分析學生的計算步驟,指出出錯的步驟並提供詳細解釋,幫助學生理解並改正錯誤。在練習英文寫作時,系統會提供循序漸進的練習,從選擇題目、構思大綱到正式寫作,每個階段都設有反饋和改善建議,協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完善其作品。

AI Knowledge base只會根據用戶上載的文件進行回應,可以大大增加其準確度。
老師可以在平台管理學生的成績,系統亦會就學生的表現作出分析。

此外,平台具有內聯網功能,老師可以透過系統檢視學生的出席記錄、發放功課、管理成績等,AI還能分析學生的學習趨勢,方便老師檢視學生的表現,並提供適當的協助。同時,平台提供AI Knowledge base功能,只要上載文件至資料庫,AI便能夠根據上傳的資料回答有關問題,提供即時而準確的答案。

智慧影片內容分析與互動答題功能 提供學習效率與理解

InstMind支援分析Youtube平台的影片,方便用戶使用。

今年年初於香港成立的初創公司Weitu AI推出的InstMind應用程式,為學生或其他用戶提供了一個高效的工具來快速整合影片內容。AI會根據片段總結要點,整合全片內容,也設有精準的時間戳,點按即可選擇觀看指定的片段。而且,它具備AI深度解析和互動功能,可以就影片內容生成相關的延伸問題,並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調整問題的難度。如果學生未能答對問題,AI將會生成更多問題,幫助學生更全面的理解影片的內容和相關知識,以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提升學習的效果。此外,InstMind的AI僅根據影片分析內容進行學習和問答,完全專注於影片內容的理解,避免了其他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可能出現的隨機錯誤回答,確保學習過程更加精確和有效。

PMQ Seed展示學生的環保作品創作

不同年齡組別的學生以回收物料和繪畫創作出不同的作品,呼籲大眾不要胡亂棄置塑膠垃圾。

PMQ Seed團隊今年以「童塑研究所」為主題,與不同的專業單位合作,帶領小朋友以創意方式認識和面對塑膠議題,運用他們的想像力設計出不同的環保作品。這次的展覽共分為五大區域,展示學生在「Reduce 源頭減廢」、「Recycle 乾淨回收」、「Reuse 重覆使用」和「Upcycle 轉廢為材」等環保議題上的理解,和他們的創作成果。

初小學生在「膠猿動物朋友淨海行動」課程中,以故事情境瞭解人類丟棄塑膠垃圾對海洋生態造成的影響,由學生分組進行繪畫和設計機械裝置,最後在AAA 仝建築的專業導師帶領下,一起以木材和各種回收塑膠製造出這個可以模擬海龜在海底游泳的機械裝置,鼓勵人們正視塑膠問題。

場內展示了不少學生製作的展品,展現了學生們的無限創意以及對環保議題的理解。聖公會李兆強小學的學生創作了將塑膠袋變成玩具的遊戲,結合環保與娛樂,為廢棄的塑膠袋提供二次生命,同時促進人們對循環再用的關注。此外,也有學生以四格漫畫的形式,生動地展示了自備環保水杯的好處,透過簡單有趣的方式,鼓勵大眾從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實踐環保生活。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J.P 致開幕辭。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在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今年的主題「共塑教育 駕馭幻變」強調教育系統必須因應全球迅速變化的環境,進行必要的革新。她表示,香港政府將積極推動數碼教育,包括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也會延續「電子學習撥款計劃」,並且推廣及支援教師使用人工智能教學,以提升教學質素和學生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