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爆炸、短片盛行的年代,有科學研究指出兒童及青少年正面臨專注力縮減的問題,令他們較難進行需要長時間專注的活動,像是閱讀。根據香港教育城(下稱教育城)最新發布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閱讀行為有明顯碎片化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僅影響他們閱讀的長度和深度,更對他們的學習能力產生潛在的負面影響。
碎片化閱讀指的是透過手機、平板電腦或電腦進行不完整、斷續的閱讀,較少專注於長篇的文章或書籍。根據教育城的調查數據顯示,約六成的學生每次閱讀時間少於30分鐘,七成學生傾向於在上學或放學途中、小息等短時段內進行閱讀。在有限的時間下,學生閱讀的多為簡短的文章或圖片豐富的內容,很少能夠讀完整本書或一篇文章。而相較於90%的老師認為閱讀完整作品很重要,只有17%學生認同這點。長期下來,碎片化的閱讀習慣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深度。
碎片化閱讀對學習影響大 不宜忽視
由於閱讀時間短、專注力也較難延續,學生大多偏好簡短的文章,教育城的調查顯示43%的學生認為自己不一定會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長期只閱讀短篇文章或圖像豐富的文章,會令學生較難理解較深奧或有深度的文章,進而影響他們的分析和組織能力。
家校攜手改變閱讀習慣
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們需要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來幫助青少年和兒童改善閱讀習慣,提升他們閱讀的時間和深度。家長和老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深度閱讀,題材方面,可以從學生的興趣着手,例如小說或歷史故事等,讓他們逐步延長每次閱讀的時間。家長也可以限制子女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讓他們遠離3C電子產品,擁抱閱讀的樂趣。家長也可陪同子女在固定時間一同進行閱讀,創造親子時間之餘,也可在家庭中養成閱讀習慣。
此外,學校可以舉辦更多的閱讀活動,如讀書會和閱讀比賽等,讓學生能夠在同儕陪伴和良性競爭下,激發他們閱讀的動力。老師也可利用不同形式的多媒體內容豐富學生的閱讀形式,譬如讓學生一同欣賞以文本改編的影視或音樂作品,讓學生嘗試比較和分析它們與文本的異同,評價改編作品的好壞,藉此增加他們的閱讀時數,並且培養他們比較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