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父母都會在網上分享子女的成長點滴,許多小朋友及青少年亦活躍於各大社交平台,但看似多姿多采的網絡世界卻潛藏危機。早前,美國一間科技公司Bark創建了一個十五歲及十一歲少女的虛擬社交平台帳號,試圖瞭解網上戀童癖現象有多嚴重,幫助家長和學校保護小朋友。

團隊中一名三十七歲媽媽Sloane穿上流行服飾,模仿青少年的肢體語言與臉部表情,在其他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拍下經過特殊處理的「自拍」,在Instagram、Snapchat及TikTok等社交平台創建出一名十五歲少女Libby的虛擬身分。實驗的首個小時內,Libby便被七名成年男子搭訕,九天後數字更攀升至九十二,當中大部分為性騷擾言論,甚至有人要求Libby分享裸露照片。為了更深入瞭解問題的嚴重性,團隊決定創建另一個十一歲少女Bailey的虛擬身分,竟於首一分鐘四十秒便收到兩個訊息要求,五分鐘內更收到一個來自成年男子的視像來電通知。

Source: YouTube影片截圖
Source: YouTube影片截圖

兩個虛擬身分都曾被邀請見面,一名二十八歲男子Keith更是對Libby窮追不捨。於是,團隊聯絡過執法部門後,決定讓Sloane喬裝打扮成十五歲少女。兩人於酒店大堂會面,過程中Keith一直慫恿Sloane與他上樓,更不斷重複「不要緊張」及「我會很溫柔」等語句。

Source: YouTube影片截圖
Source: YouTube影片截圖

事後,團隊將實驗過程拍成紀錄片,並希望家長及早與子女多作溝通,適當地觀察他們在跟誰聊天及使用哪些社交媒體。兒童性騷擾的個案每天都在發生,父母必須對社交媒體提高警覺,當孩子遇到危險時,才能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完整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