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正面的孩子,一般成長得比較快樂。根據認知心理治療的理論,負面的價值觀及思想會影響身心健康,若能正面調節,可將壓力化解,改善情緒、行為及身體狀況,甚至整個人生。
在診症室中接觸的孩子和父母,不少都會「放負」,表示壓力很大,而在煩惱的背後,常會發現一些思想謬誤,包括:一、大禍臨頭:失實地將問題看得過於嚴重。例如孩子成績退步,學校為他安排補習班,便認為是大災難;二、以偏概全:斷章取義,錯誤地概括整體。例如犯了一個小錯,便抹殺整份功課的努力;三、非黑即白:對事情的看法極端,過分固執,容易困擾及與他人關係撕裂。例如與朋友立場不同,便要絕交;四、有色眼鏡:慣常貶低自己,將成功的經驗視為僥倖,即使別人稱讚,也不會開心。例如獲獎,會覺得是因為對手失準,自己只是運氣好;五、怪責自己:凡有壞結果,都會歸咎自己,但其實自己未必有責任,即使有,也只是要負部分責任。例如孩子生病,母親怪責自己照顧不周;六、負面推測:總愛將未來看得負面,傾向作最壞打算。例如考不上心儀的學校,便覺前途盡毁;七、妄下判斷:未瞭解清楚便主觀地下判斷。例如朋友沒看自己的訊息,就認為他生氣了;八、情緒主導:不自覺地讓情緒支配自己的判斷。例如感到憤怒,便一定是對方錯。若能早日察覺及糾正這些思想謬誤,對自己及家人均會有極大的幫助。
大家可在自己情緒受困擾的時候,嘗試平靜下來,一步一步的作反思和分析:因何事困擾?有甚麽想法?為何這樣想?有證據支持嗎?有以上的哪種思想謬誤?可有其他想法?改變想法會怎樣影響我?怎樣的想法對我最有益?藉着細心思考,便有機會認出自己的思想謬誤,從而作出改變。遇有疑難,可請教專業人士,不要氣餒,總有改善的空間。
林永和醫生 │育有兩名兒女的開心爸爸,多年來致力推動以家庭為本的親子教育。擁有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及社會科學碩士(婚姻及家庭治療)等學位,並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