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最自然不過且必不可缺的身體反應——快樂使我們更有活力;悲傷的眼淚能為我們釋放壓力;恐懼和憤怒讓我們在遇到危險時能保護自己。小朋友的前額葉尚未發育成熟,導致他們未能理智地分析自己的負面情緒以及身處的環境,只能透過哭泣或發脾氣排解情緒。孩子哭不停時,各位家長會如何安撫他們呢?我們又該如何教導小朋友正確的情緒管理?
家長在安慰哭泣的小朋友時必須先保持冷靜,切勿即時指出孩子的對錯。若身處的地方比較嘈雜,可先與孩子移動到較安靜和舒服的環境,接着為他們準備紙巾擦乾眼淚,或是輕拍他們的肩膀,讓他們知道父母在身邊。在孩子暫時調整好情緒,並能與父母對答自如後,便可以引導他們說出事情經過及當中出現的問題。切記,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重新組織事件,而非證明誰對誰錯。所以,家長可利用情緒主導的問題,如「我感受到你的憤怒,可以告訴媽媽發生甚麼事嗎?」或「我看到你跌倒了,能告訴爸爸那是如何發生的嗎?」等,慢慢與小朋友分析事情經過。
在安撫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可先在不危險的前提下,給小朋友一點空間自行冷靜下來。如果小孩情緒仍然很激動,父母可與他們一起做一些呼吸練習,其中一個最簡單的便是吸氣兩秒、閉氣兩秒,然後呼氣兩秒。如果以上的方法都試過了,小朋友還是哭個不停,甚至變本加厲, 家長應如何是好?
美國俄亥俄州大學傳播學院的研究指出,若小朋友花太多時間哭泣,反而不能有效排解負面情緒,而是會讓情緒逗留更久,甚至加劇埋怨和憂鬱,或是發展出攻擊性行為。此外,研究結果亦顯示停止哭泣有助幼童增強復原力、培養自我約束及解決問題的技巧。因此,父母這時候可以適時叫孩子不要再哭泣。當然,當中使用的方法十分重要,父母可以讓孩子在傾訴完心聲後平靜地告訴他們: 「你已經哭了一段時間, 我們一起找個解決方法吧。」如此,小朋友便會更容易停止哭泣,並把注意力轉移到更具建設性的行為上。
鳴謝: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單位主任及資深社工凌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