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置身高樓矗立的城市之中,難免令人以為香港是一片石屎森林。其實不論身處香港哪一區,只需驅車半個小時便能到達各區的郊野公園,輕鬆走進大自然。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多元整體教育部主管胡琇然女士認為不少香港家庭都很忙碌,不論大人和小朋友,一星期至少有五天窩在室內,少接觸沒有蓋、可以看天看雲遼闊的室外空間,她呼籲家長放低日常的城市焦慮,跟孩子一同走進大自然裏學習慢活。
我們都是大自然一部分
於一九五六年由嘉道理農業輔助會成立的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下稱嘉道理),坐落於大帽山北坡,佔地多達一百四十八公頃,園內有清溪、樹林、山坡、菜園和梯田農圃,繁花競艷展示四季的明媚風光,更成為了眾多本土原生植物及瀕危動物的保育場所,是本港一個不可多得的大自然寶庫。嘉道理建立初期的目標是向農民提供農業輔助,幫助他們自力更生,後期逐漸轉型,專注於以科學為本的物種保育及生態系統復修工作,成為公眾體驗和接觸自然的珍貴自然保育區。現時園內設有多個野生動物展區、主題植物園,以及菜園和梯田農圃。透過自然保育、多元整體教育和永續生活項目,推動人類與自然環境重新聯繫、和諧共處。
Josephine認為嘉道理擁有許多珍貴而且免費的大自然資源,可以成為小朋友的教室。透過園內一系列體驗式的多元整全教學活動,學習書本、文字和圖片不足以具體傳播的知識,既可理解到食物來自生態,更能提醒我們都是大自然一部分,愛護大自然猶如愛護自己,彼此共存且互相尊重。「我們的生機園種植了許多瓜菜,夏天多雨水菜未必種得好,瓜卻因為吸水長得特別好。我們可以利用農地教孩子這些種植及食材的知識,例如甚麼叫『不時不食』,瞭解大自然的規律,邀請他們多吃本地農作物。」
親子漫步大自然打開趣味話匣子
嘉道理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賞到不同的花卉植物、鳥獸爬蟲和蔬果香草,例如一和二月很多遊人會趁農曆年假前往欣賞吊鐘花和鐘花櫻桃;部分在野外因污染、被採摘等原因而生存困難的植物,如原生蘭花,在這裏得以保育生長。因為花香處處,園內的蝴蝶的品種尤其豐富,在蝴蝶園及園下山區均可見蝶蹤。在園內亦會偶爾碰見市區較少見的生物,如蛙、蛇和蝙蝠等。此外,嘉道理的野生動物拯救中心自一九九四年成立至今,已經拯救並接收了超過七萬隻野生動物,部分動物成為了園內的保育大使,讓到訪者可從牠們的故事瞭解嘉道理拯救及保護野生動物的工作。每年十二月嘉道理更會舉辦大型的「再森林.還原野」慈善步行活動,讓參加者沿着山徑認識本地動物及植物,並享受錦田和大埔鄉郊的壯麗景致,是個非常適合親子參與的活動。
Josephine認為家長應放下城市焦慮,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一同打開趣味話匣子。「跟孩子相處,我們要慢下來,花時間耐心地找一些可以跟他們細味分享的題目,大自然便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既免費又豐富的題材,讓親子間一同探索和發掘新話題。有小朋友來到園內,見到我們以重用木材製成的椅子,很好奇為甚麼椅子外形奇特,媽媽就解釋樹木倒下了不用當廢物丟棄,製成椅子生命便得以延續。一個小小的話題已探討了永續生活的可能性。」
嘉道理今年成為了童迷香港藝術計劃的生態教育及場地伙伴,計劃的目的,正是希望小朋友可以藉此跟大自然重新建立關係。Josephine認為經歷數年疫情後,小朋友習慣了長期處於室內的家居生活,花在手機和平板的屏幕時間很多,有需要重啟與大自然的連繫。「甄詠蓓和她的團隊創作的神鳥故事,正好道出人有選擇權,以個人意志堅持完成自己的目標,例如劇中人便坐言起行,幫助神鳥重新尋回力量。愛護自然也是一種選擇,我希望這個藝術體驗能在參加者心內種下一顆種子,同時讓小朋友們多走進大自然舒展身心,跑跳放電,在遼闊的空間中探索自我,學習和自己、和大自然相處,改善精神健康。」
信手拈來的永續生活
永續生活是嘉道理重點推廣的環保課題,可是普羅大眾未必太瞭解甚麼是永續生活。Josephine指嘉道理園內有很多信手拈來的好例子,例如園內的樹木自然枯萎或因打風吹倒後,木材會被回收重用,賦予樹木第二生命。「我們會將枯萎的樹木弄碎,撒在它倒下的原處,作為培育其他植物的養分;亦可以把它製成生物炭,生物炭以高溫燒成,好處是多孔,可讓生物寄居於內,也可置於泥土內吸水;回收木材亦會作為到訪的小朋友自製樂器的天然材料,讓他們透過藝術探索和表達自己。」Josephine亦提到嘉道理旗下善用低碳生活模式推廣永續概念的綠匯學院。學院的慧食堂昔日是舊大埔警署飯堂,除了有歷史價值,它更主打以低碳方式烹調食材,例如著名的芝味豆腐,外層沾上營養酵母芝味粉,減少使用奶製品,從而減低碳排放,讓大眾享受美食之餘又不會過度消耗能源。家長更可向餐廳內的『慧食大使』取經,學習低碳食譜和永續生活與點子。
連結大自然自我療癒
熱愛大自然和行山活動的Josephine,日常在綠意盎然的環境中工作,雖然間中還是逃不過工作的壓力,森林卻可以適時為她提供空間:「想靜下來時我會走到觀音山,在森林中打坐和思考。思考感恩很重要,是正念生活中很重要的一課。」她憶述自己一個以大自然療傷的經歷:「我上正念課程時,導師給了我一份功課,他要我在家附近找一棵樹,並給它寫一封信。於是我在街口找了一棵樹,沒太多思考地給它寫了一封信,並走到樹前讀出來。平常街上沒甚麼行人,我讀信時卻忽然人來人往前來放狗,雖然感覺奇怪,但我照樣給樹讀信。一邊讀我一邊感受到這封信是寫給我爸爸的,他經已去世六、七年,原來我對他的思念和情感一直未完全放下,通過跟這棵樹的連結,我得到了一次最真摯的分享,感覺對父親過世的傷痛放下了多一點。由於日常生活忙碌,令我不察覺這份傷痛並未完全復原。現時我們十分
關注精神健康,這次跟大自然連結的經驗,提醒了我仍要處理自己情感上未癒合的傷口。」她認為有不少相對簡單、可以平衡生活壓力的方法,透過連結大自然,很多人都可以做得到。
資深舞台藝術家甄詠蓓為幫助小朋友對抗「大自然缺失症」,發起童迷香港藝術計劃「動戲大地藝術節 再翅飛飛」,夥拍一眾藝術家、自然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學家,為六至十二歲兒童設計了一個橫跨一年半的計劃,推動「大地藝術×環境友善×沉浸式劇場」的概念,喚醒我們對自然、生命和環境的感知,重建身心靈健康。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是計劃的生態教育及場地伙伴,除了配合多場兒童自然與藝術工作坊外,今年十二月更會在嘉道理舉行全港首個與大自然共融大型沉浸式劇場節,邀請參加者一邊欣賞「再翅飛飛」背後的神鳥故事,一邊體驗各個區域的自然與藝術活動。最後園內會舉行一場大型巡遊,讓所有參加者一同帶着大型的神鳥模型步行上山,讓神鳥回巢生產,為世界誕下色彩。有意參加者可留意「童迷香港藝術計劃」Facebook及Instagram,緊貼最新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