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科技發達,貨幣形式隨着生活需要不斷演變。除了實體硬幣、紙幣和信用卡外,還有日漸普及不同的電子貨幣,甚至手機支付和網上虛擬等數字貨幣交易。

電子化年代模糊了孩子的金錢觀念

這種演變,對於這代成年人問題不大,因為我們從小走進貨幣「時光機」,親眼見證貨幣形態的演變,但對等交易模式依舊不變。可是出生於這一代的孩子,只目睹電子貨幣的使用大行其道,卻失去對實體貨幣演變至今天電子貨幣不同階段的理解及適應,特別在日常生活交易上,電子化年代模糊了孩子對於對等交易的「金錢觀念」。

舉例來說,媽媽買衣服不需掏出錢包付現金,只取出八達通卡,在商店終端機拍一下便交易了;一家人到餐廳吃飯後,爸爸只需拿出銀行信用咭簽賬就可以離開了。在孩子眼中,父母好像都沒有付出過金錢,這種「無現金」的現象容易令孩子對於對等交易模式觀念產生疑惑,跟「先付出代價才可獲得」的定律有偏差。所以父母必需為孩子補上「實體貨幣」購物的一課,理解等價交易觀念後,才教導孩子由「具體」的貨幣到「抽象」的電子貨幣的使用。

欠缺實感的電子支付方式容易令孩子消費無度

在眾多種電子支付的模式中,只有八達通是孩子可以觸及。而使用八達通的過程中,他們沒錢過手,令他們較難明白電子貨幣與實體貨幣兩者的互為關係,花費時不會感到有「用錢的感覺」,所以有不少父母都擔心子女,尤其是年幼或自制力較弱的,會以為八達通「一嘟就有」,在消費過程中亦不會認真思考便「亂嘟」購物,造成消費無度。

在電子貨幣盛行的年代,小朋友接觸實體貨幣的機會較少,父母更應及早向他們灌輸正確的金錢及消費觀念。家長可參考以下建議,教導子女懂得節制。學習用正確的觀念使用八達通的同時,也可以學會基本的金錢管理知識和技巧。

向4至6歲孩子訂立使用八達通的規矩:

  • 剛開始行使八達通卡時,只限於交通工具上;
  • 毋須使用時將八達通卡交由父母保管;
  • 讓孩子利用現金增值八達通,親身體驗現金交易概念;
  • 以遊戲形式鼓勵子女簡單記帳,例如:今日買了甚麼東西;
  • 跟小朋友訂立定時增值的規則;
  • 解釋何謂增值:跟成年人到銀行櫃員機存錢觀念相同。

向6歲以上孩子訂立使用八達通卡的規矩

  • 限定每次使用或增值的金額,例如限制於$50至$100;
  • 限定自用用途,因為八達通內的錢是爸媽辛苦賺來的錢,不可以隨便將八達通借予別人使用,也不應隨意用來請同學吃東西;
  • 每次使用時學習看兩個重要數字:交易金額、剩餘金額;
  • 每次使用時要記帳並留紀錄作匯報;
  • 八達通就如自己的錢包,必須好好保管;
  • 經常突擊檢查孩子的八達通。

在兒童財商教育中,我們不能輕看電子貨幣應用的重要性,八達通已經普及使用,連幼童每天都掛在頸項上,已經成為孩子生活的必需品。但我們仍要注意電子貨幣使用的安全性,留意每項交易後的結餘、使用電子銀行系統的保安措施,甚至自我保管方式等,都不容忽視。

撰文:財商教育學院校長關顯彬